陈锐介绍,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核算之后的光伏发电固定买取价格,已经核定在每度42日元(约合3.3元人民币),买取时间为20年,目前只需经日本国会审核之后便可正式公布。
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终端市场对于相关技术的需求将最终显现。这些产品和服务目前约占博世集团总销售额的40%。
其次,目前光伏产业的低谷也正是整合的大好时机,一些具备实力的企业进入光伏产业或者扩大光伏业务,是为了在光伏产业复苏之前抢占先机。据博世介绍,在2011年,博世集团约一半的研发费用是投入于节能环保技术和服务领域。在资本密集进入光伏业的同时,企业更加渴望资金的进入。其对光伏业的作用,并不能仅仅以促进行业发展来形容,还需要看到其对促进行业的大调整有一定的作用,将其定义为搅局者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更清洁的能源资源以及更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的新方法。
根据业内的统计,高峰时期光伏企业数量超过500家,而在2008年年底,国际金融危机暴发时,有300家企业倒闭,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到2013年,仍能存在的中国企业数目最多仅为目前一半。多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显示,2011年这些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盈利都被第四季度的亏损抵消,几乎进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而IBC电池的金属电极都位于电池背面,正面可以全部受光,因此电池效率可以进一步提升。
准单晶达到18.5%,均为行业一流水平。晶澳赖以成名的是晶硅电池。最近一段时间,光伏业的惨状见诸各大媒体报端行业洗牌、双反调查、股价下跌、融资困难、面临退市大家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光伏业的春天到底何时会来?谁能撑过寒冬看到春天?5月8日,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将会是光伏业最困难的一年,2013年可能还将持续低迷,但从2013年起就能逐渐重新起步。这个行业里有很多技术都是引进消化再吸收,而晶澳现在已经走到第二个阶段即共同开发。
刘勇指出,2013~2014年我国一些地区就能实现太阳能发电平价上网。除了自主开发,同海外的合作也居功至伟。
企业要培养开发新技术的能力才能跟上技术不断进步的趋势。而唯一一家大规模生产的厂家SunPower公司也面临着成本较高、市场受限的问题。根据今年3月SolarBuzz发布的年度报告,晶澳太阳能在2011年全球电池生产商排名中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这对所有的太阳能企业来说,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对此,刘勇并不认同:这三种技术其实同时存在,而且后两种都有自己致命的缺点,可能只是小众技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晶硅电池是前途最大的。在刘勇看来,技术开发能力将成为未来光伏企业的立足之本。实际上,从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到欧美国家纷纷为中国企业设置门槛,市场本身已经充分证明了我国光伏企业的优势和产品竞争力。但刘勇清醒地指出,国外对光伏行业技术研发投入非常大,未来的技术开发潜力可能高于我国。
刘勇认为,实际在欧洲、非洲一些电价较高的国家,如意大利等,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低于传统发电,早就实现了平价上网。一旦实现平价上网,太阳能将正式从依赖补贴向独立的能源形式过渡。
目前,一些能提高晶硅电池效率、降低成本的技术被国内外产业界寄予厚望,例如背面点接触(IBC)太阳能电池,也被称为下一代晶硅电池技术。一直以来,晶澳专注于可大规模量产的电池技术。
开发出低成本的新一代IBC技术成为业界共识。虽然没有透露晶澳每年具体的研发经费,但刘勇肯定地表示:不是小数。而很多人认为,在第一代晶硅电池之后,第二代薄膜电池和第三代聚光电池等最终将取代晶硅电池。瞄准下一代技术据统计,晶澳2011年全年出货量达到1.69吉瓦,较2010年增长15.8%。随着行业升级和对技术要求的不断升高,在新一轮洗牌之后,很多没有持续开发能力的企业很可能已经看不到光伏春天的到来。刘勇表示,合作将以深层次的技术交流为主,力图通过技术开发过程中的细节合作,提高现有技术水平。
刘勇表示,作为生产型企业,研发对晶澳非常重要,在今后的产业区分、差异化发展中,技术进步都将是最主要的因素。目前,晶澳在国内外都有很多知名的合作伙伴,如美国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荷兰国家能源研究中心、上海市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复旦大学等。
此外,Innovalight和InteVac等公司和海外设备供应商也将晶澳作为首选合作对象。光伏成本每年都以30%~40%的速度下降,但是未来电价会持续上涨,交叉点估计很快就会到来。
这也是现在太阳能电池的主流产品。而在中国,按照国家发改委明确的1元/度的上网电价,已经同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峰电价接近。
实际上,上海技物所主攻低成本薄膜太阳能电池,而晶澳则是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从技术引进到合作开发5月3日,晶澳太阳能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强强联手,建立光伏创新研究中心。刘勇希望国内企业在自主开发新技术方面有更多投入,以作好充足的技术储备应对国际竞争,尤其是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我国几乎所有一流光伏电池企业也都将IBC太阳能电池技术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以生产设备为例,目前国内开始有一些设备能够取代国外设备,但是复杂的、高精度的、可靠性要求高的生产设备还必须依赖进口。现在并网问题没有解决,应用端也没有打开,同时行业自身也存在无序竞争、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太阳能产业的前景不容置疑,问题在于谁能生存下来,渡过艰难时期就会迎来下一次大发展的机会。
目前,单晶硅电池片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8.8%。技术开发能力将成瓶颈光伏平价上网不远了。
我们希望同国内外企业合作,尽快实现工业化生产。随着世界各国大幅削减光伏补贴,光伏平价上网成为业界共同的期盼。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由于正面电极遮挡阳光,导致效率降低。虽然各有侧重,但双方的研发人员却看到了互补的可能。刘勇表示,利用传统技术手段,晶硅电池效率很难突破20%,如果想超越20%就必须依靠下一代晶硅电池技术。目前,全世界都在开发IBC电池,虽然有些公司报告在实验室中获得成功,但都没有进入量产
在光伏制造商越来越重视效率的时期,尤其重?要。而应用材料已经在战略上做了很多储备,能够给每一种积木提供最好的技术选择。
基于应用材料拥有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曾担任惠普副总裁兼中国区企业业务集团总经理的高瑞彬选择在去年12月加入应用材料,担任应用材料中国区总裁。维利安开发的用于N型太阳能电池的硼离子注入技术,帮助电池转换效率突破了20%。
二代特征的技术更像积木式的组合,拥有不同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比如钝化、金属线完全置于背面等各种技术的选择组合。在德国光伏巨头Q-cells破产、赛维大幅裁员之际,查尔斯盖伊称对去年应用材料光伏领域的表现感到please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